李晓丽,1991年出生,山东聊城人,200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3年考入山东大学数学学院,硕博连读,现任数学学院2015级博士生党支部书记。本科期间,多次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获评校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毕业生;2014年荣获“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获评2014年度优秀共青团员、2015年度优秀团干部。现已在SCI上发表论文三篇。
李晓丽,自我评价“平凡普通、没有棱角、比不得其他人聪明只能更努力”,于近期获评山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发言。当被问及“何为优秀共产党员”时,她回答:“在我看来,就是把身为党员的我所携带的正能量传递出去。”
这样的党员,让她想要靠近
曾经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拿着“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奔赴西藏工作,也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字句表明志向。他,就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孔繁森。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孔繁森的事迹,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也让当时年幼的女孩儿李晓丽开始了对共产党员的向往。
李晓丽注意到孔繁森,是因为他们同为山东聊城人。这一共同特点让李晓丽在众多党员人物中下意识地对孔繁森多了些关注,多了些了解。年少的李晓丽感觉党员这个称呼很模糊,但这位党员老乡的事迹却让她真实地感动着,也深刻地思考着、铭记着。或许,就是多年前的这份感动、震撼,悄悄完成了一种心灵的契合,吸引着李晓丽走跟这位前辈相同的道路,成为一名党员,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2009年,刚刚考入大学的李晓丽写下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当时的她,郑重地斟酌着笔下的字句,想要写清楚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个崇高而又遥远的身份的感觉。无奈只有校园经历的她,虽对党员有来自书本知识解读的敬畏,却没有深入其中的体会。后来,她因为表现优异在大二获批入党,开始凭着自己尚且浅显的阅历,慢慢在心中描绘出党员应有的形象。
2011年6月19日,李晓丽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当时的她20岁,还是遇到大事就按捺不住的年纪。宣誓前一天晚上,她因为太激动而失眠了。她试着对自己发问:“以后应该怎样做才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当时的她,只能稚嫩地找到几个努力的方向——学习知识、帮助同学、完成老师交代的工作。她也暗暗告诉自己:“先做好这些,等我能力达到更高的程度了,再谈为国家作贡献。”
五年多后,李晓丽从本科生变成研究生,再后来读博,她有了更多经历,学了更多知识,走过更多地方,见过更多人,有了很大成长。不过,为人谨慎的她依然不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所谓为国家作贡献的能力。就在这时,她收到了在山东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作为优秀共产党员学生代表发言的通知。这个通知,在她尚且犹豫自己这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时候,非常确定地授予了她“优秀”的荣誉,也间接回答了她一直以来的疑问:“到底怎样才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原来,平凡的学习、科研、学生工作中,她已经不知不觉变得优秀。
2016年6月30日,站在台上作代表发言的李晓丽,再次回想起了自己入党宣誓的场景。“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依然在耳边回响,那一刻,庄严和神圣充满了我的心扉。”她说:“多年来,我不断成长,人生阅历也在丰富,但我始终没有忘记,要以党章要求、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其实在入党誓词里,最让李晓丽看重、最令她想要严格恪守的,是“对党忠诚”这四个字。她说:“这就好像扎了根一样,有了对党的忠诚,就能毫不动摇地为党和国家做任何事情,这是一个大前提。”因为对党忠诚,所以她想要把党95年发展史上所积淀的优秀品质不断传承,更想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付诸实践。
投身科研,她让自己越来越强
李晓丽现在所学专业是计算数学。山东大学数学学科“很牛”,既是ESI排名前1.5‰的学科,又有着如彭实戈、王小云、刘建亚、陈增敬这样的学术“大咖”,所以,三年前李晓丽放弃本科学校的内保机会,慕名而来。“我要来山大学数学”,正是因为这份心之所向,她才顺利“熬过考研那段时光”,于2013年考入山大数学学院,硕博连读,成为芮洪兴教授的学生。
芮洪兴老师对李晓丽影响很大。50多岁的他同时担任数学学院副院长的职务,教学科研之外更有繁琐的行政事务要处理。不过,工作再忙,他都会挤出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而他简单的几句话,往往能解开李晓丽纠结了一个月的疙瘩。李晓丽说,老师有个习惯,无论去什么地方,开会、上讨论班或者是回家,都随身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样他可以利用所有零碎时间,随时写点东西。”老师的投入让学生们敬畏,李晓丽借用前不久毕业典礼上一位毕业生代表的话说:“老师既如此,学生更何求。所以,我们再怎么样的努力都不过分。”
求学的日子,李晓丽跟随导师多次前往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把书本中得来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直接的实践中。“油田勘探会得到大量数据,需要通过程序计算,进而指导油田实地采油。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并行,缩短程序的运行时间,提高效率。”这次实践,让李晓丽真切感受到了应用数学的力量。经过团队成员实地勘测、查阅文献、刻苦钻研,她所参与的团队从不熟悉并行语言、不精通复杂串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到成功地将并行语句嵌入系统中,大大缩短了运行时间,个人学术研究也因为与实践的碰撞而大幅提升。这段经历也回答了她曾经“学数学干什么”的疑惑,使得她以后的专业学习目标更明确,步伐更坚定。
当然,实践过程并不总是给人收获的喜悦,也伴随有受挫、困惑的煎熬。李晓丽他们团队的工作,是把一行行并行语言写入程序,让计算结果更快、更准,这需要推理论,更需要调程序。在实际论文写作中,面对错综复杂的数学问题,困难一直存在,有时候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考虑块中心差分方法的应用问题,有时候又会连续熬夜推导非线性积分微分方程的理论分析,这期间难免会厌倦苦恼、气馁退缩。经常是这样,李晓丽满怀欣喜想到一个点子,兴致勃勃写入一行新语言,满怀希望地等待运行结果,然而往往等来的是失望,她只能继续改程序、等结果、再改程序、再等结果……很多时候,一处错误改上几天甚至一个月都改不对。大家都知道读博很苦,这种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研究,一人一个方向,彼此独立、隔绝。“前不久,学院组织我们看了《信仰》纪录片,看完之后我就想,以后如果哪天我科研上实在不想往前走了,就回头看看这些前辈,看看他们在当时恶劣环境下怎么坚持的,我就没有理由放弃了。”
说起应对科研过程中的困难,李晓丽也有自己的小窍门。因为是自己写的程序,每行什么内容都刻在脑子里,所以,即使出了实验室,其他时间无论吃饭、休息还是运动,她每时每刻都能继续琢磨怎么调程序。很多次,就是在早上起床的一瞬间,她突然就想通了研究了一晚上的某个数据,灵光一闪,知道了应该在哪一行进行怎样的改动。她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感觉有些绝望了,千万别放弃,那很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
在李晓丽心中,一直都有让自己变强的渴望,因为那样,她才有力量发出更大的光和热。“信仰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我将坚守心中的理想,在科学研究的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信念所在,她不断思考身为党员的责任
本科阶段,李晓丽担任学习委员,各类活动一度让她对于学业力不从心,继而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抛开其他事务专攻学习。不过后来她发现,一个人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实力,就不能待在太安逸的环境里,而要主动挑战自我。“太安逸的地方会让我心慌,看不到自己在哪里成长,也不知道如何检验自己。”所以,博士生阶段,她选择了回归,回归党组织的生活,回归一直想要承担的责任。她主动承担党支部的工作,在学业与工作的博弈间充实地过着自己的每一天。
每当有任务交到李晓丽手中,不管难度如何,她都习惯先接下来,再自己慢慢消化、完成。这次作为代表发言,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在意,所以紧张。这样一次规格高、严肃神圣的大会,让她感受到了很大压力,“不过既然组织找到我,那就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我就必须做好。”当天的大会很顺利,李晓丽对自己表现还算满意。她觉得,有了这次经历后,未来的路要更慎重,因为要对得起优秀党员这份荣誉。
现在,李晓丽所在党支部有14名党员,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她对大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一直有着了解大家心理动态、带动支部成员共同成长的目标,也不断付诸行动。支部成员作息时间大体一致,基本每天都泡在知新楼的实验室中。工作累了休息的工夫,李晓丽会挨个串门,跟大家聊天唠嗑,通过闲谈了解大家的思想波动,然后“了无痕迹”地灌点心灵鸡汤。在这方面,她有着小女生的细腻,往往效果不错,大家也都很认同。
李晓丽有着自己的小小梦想,她想在未来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在大学的活跃氛围里,手把手带出思维活跃、彰显个性的一茬茬年轻学子。当然,老师这个职业离不开她所喜欢的科研。“科研道路多艰难,同时也充满寂寞,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远,就要守住寂寞、甘于清贫,不过,我走得很乐呵。”对于科研上的成功或失败,李晓丽看得分明,方向也很明确。
怎样才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个问题的答案,既在思想上,更在行动中。
其实,李晓丽并不善言辞,这次却被选中作为代表发言。当被问及原因,她想了想,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我比较认同的是自己有这样一个优点,做事认真,有韧劲儿,有多大劲儿就使多大劲儿。”李晓丽就这样,默默坚守着自己的成长,始终把党员的身份、责任放在心上。她靠着自己单纯的努力,不断集聚向上的力量,从不言累,亦从不言败。态度决定高度。这样的青年学子,这样的青年党员,在她身上,我们无疑看到了新时期优秀党员的光辉形象。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的“七一”讲话,其中十次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句话之于李晓丽,早已渗透在她的入党誓词里,渗透在她对党章党规的践行中,一如她引用的《人民日报》一首诗里的话语:“庄严地举起我们的右拳/重温当年的入党誓词/就像参加了一场洗礼/用我们的灵魂/再次/向党报名/——我们不能掉队/现在,就大步赶上/因为不敢忘怀的/心中最高的/还是/党和人民”。